关灯
护眼

第1章 穿越了

    繁花似锦的五月,娇艳粉嫩的芍药花压低了枝头,京城里大街小巷暗香浮动。位于城西的一座三进宅子,却是满目缟素。

    春风和煦,拂过宅子大门处扎着的白花、院内的纸马、灵堂前的花圈,把火盆里燃过的灰烬轻轻卷起,又散到屋里每个角落。

    分明是办丧事,院子里却热闹的紧。此间男主人蒋坤怀里抱着一个讨糖吃的小男孩,身边的女人汪氏五官细看有几分姿色,却因为颧骨高耸、唇薄眼凹,而生出一副刻薄寡恩的面相。

    两人都按规矩带着孝,神情间却不见有丝毫哀戚。在汪氏的眼里,甚至是藏不住的喜色。熬了这么多年,总算把那个碍事的大房给熬死了!恨不得放鞭炮庆祝,休想让她掉一滴泪。

    前来拜祭主母的都是亲朋街坊,见主人如此,言辞间也就失了敬重。

    外面人声喧嚣,灵堂里却只有一名披麻戴孝的少女。两相映衬之下,越发显出几分凄凉之意。

    不知是昏迷了还是哭累了,她伏在地上纹丝不动。仅仅是背影,也能看出她身段玲珑、青丝如瀑,却瘦削得有些过分。

    直到日影西斜,少女的手指才微微动弹了一下,鸦羽般的睫毛轻颤。

    蒋明溪只觉得自己是睡糊涂了。

    昨天她顺利通过了化工系的毕业答辩,还被导师夸了论文里关于玻璃工坊的升级改造的理论扎实,让她暑假留在学校进实验室做项目,为保研做准备。

    毕业答辩之后,就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值得好好庆祝。蒋明溪难得的没有泡在实验室,和闺蜜好好玩了一通,直到深夜才回到宿舍,带着幸福的醉意睡去。

    一高兴是喝了些酒,不过,也没醉到,能做一个如此离奇的梦的程度吧?

    从小到大,她连日记都是干巴巴的流水账,竟然能梦到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人生,感受另外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就好像她就是那个人。

    在梦里,有一个历史书中从未出现过的朝代——大景朝,有一个跟她同名的女孩,命运却待她十分不公。

    她出生时家境贫寒,父亲蒋坤不务正业,全靠母亲祝氏辛苦劳作养家,侍奉公婆养育女儿。

    在她四岁的时候,蒋坤跟随同乡外出跑海商,一去多年杳无音信。再出现时,摇身一变成了在京城立足的货栈主。祝氏还没来得及高兴,汪氏就凑上来亲亲热热叫姐姐,手里还拉着蒋坤跟她在外面生下的女儿。

    来到京城后,蒋坤厌弃祝氏手脚粗大不懂风雅,表面上尊她为主母、蒋明溪为嫡女。私底下却常常责骂,嫌她撑不起场面,一门心思宠着汪氏,带她出入交际。

    外人只知道蒋坤有汪氏,而不知祝氏。甚至,以为汪氏才是当家主母。

    祝氏本就多年操劳,汪氏的出现更是让她积郁成疾。蒋明溪有一个贫穷的童年,后来的成长伴随着母亲的药汤味、父亲的打骂、汪氏明里暗里的贬低针对,还有一个变着法子欺压她的庶妹妹蒋琪芳。

    就这样好不容易活到十六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也有了自己的少女心思。母亲祝氏却在汪氏的刻意怠慢下沉疴难起,撒手西去。

    虽然同名,这个蒋明溪的性格却因为一直被打压变得十分懦弱。

    祝氏病逝之后,她心里失了主心骨惶恐难安。汪氏气焰嚣张,命她跪在灵前守灵,却接连几天连食水都不给,竟然就这样活生生把一个花季少女熬死在春日。

    一个鲜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便凋谢在这明媚的春光里。

    太荒诞了!

    蒋明溪暗自腹诽,她居然能梦到一个比八点档还狗血的家庭伦理剧,还是be结局。要知道,现在的观众都爱看爽文大女主,这样的苦命小白花人设早就不吃香了。

    头痛欲裂,她按着额角睁开眼睛,心头的惊诧却好似晴天霹雳,一个比一个更让人震惊。

    原来,她脸上感到的凉意,是因为脸贴在冰凉的地上。闻到的一些烟灰气,竟然是面前的火盆。而再抬眼往上看,是扎着大白花的黑色棺木。

    !!!

    蒋明溪一骨碌爬起来,顾不得浑身散架似的酸痛,迅速把灵堂打量了一番。

    越看,越是绝望。

    这,这,这不就是梦里的那个灵堂?!

    是还没醒吗,自己还在梦里?

    蒋明溪将信将疑,但脑中另一个念头却止不住的疯长起来:这不是做梦,她或许可能应该是赶上了穿越的大潮流,穿越了。

    她确实不会写作文,可这不妨碍她喜欢看小说啊,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她爱看小说有什么错!

    可是,穿越就穿越,穿越到灵堂是什么情况!

    基本推理原则之一:建立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联系,判断条件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系。

    福尔摩斯说: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

    蒋明溪的理科脑没跟她打招呼,自动自发开始运转起来:将她看见听见触碰到的一切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论,不管验证多少次,都指向她穿越到大景朝这个事实。

    也有一直微小的可能,是她穿越到了自己梦里。

    但是,这两者有差别吗?答案是没有,她活生生的站在这里,在找到回去的办法前,她必须要成为大景朝的蒋明溪活下去。

    理智告诉蒋明溪应该冷静,但情感上实在难以接受。她苦读了这么多年,终于能一展抱负,开始进行专项课题研究。

    怎么能,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昨夜的庆祝还历历在目,转眼就成了触不可及的过眼云烟。

    蒋明溪想到她经过反复论证和无数次实验才写好的毕业答辩论文,那里面的玻璃工坊如果能够实现,将会加速现代的玻璃工艺研制过程,以及新工艺的实现。

    她来不及思考自己现在的处境,忽略掉饥肠辘辘的肠胃,越想越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