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42:荆无命

    一声长啸动八方。

    正是“青龙会”的掌旗之人。

    刹那间,长安城大大小小的巷道街口,一些原本行走于街上叫卖吆喝的小贩,纷纷一改步调,本是寻常的步伐倏然变得轻灵奇诡,或翻身跃上飞檐,或纵掠隐入黑夜,留意着四方的动向。

    而那豆浆铺子前,一道人影走了过来。

    这人是李暮蝉,他已换了身衣裳,换上了一件斗篷,脸上也罩了一副面具。

    他一接近那家孤零零的豆浆铺,夜色中已不知有多少道饱含杀意的眼神投了过来;但随着李暮蝉自怀中取出一块令牌,这些杀意又都如潮水退去,隐于无形。

    小店里,还是那个疑似孙家传人的老实汉子照旧在煮着豆浆。

    看到李暮蝉居然还能活着,对方似乎很惊奇,还很贴心的端了一碗豆浆。

    不单单是这一个人,李暮蝉前脚进来,那夜色中倏然多出一抹急影,步伐走转,身形霎时变幻莫测,仿若由一化二,于街灯的微光下来势飘忽,未及看清,只见炉火摇曳一晃,角落里已坐着一个人。

    此人身形高瘦,一言不发,脸上遮有龙首面具,立着衣领,青袍曳地,难辨岁数。

    接着是第二个,未闻脚步,然月下一人好似敦煌壁画上的神女飞天,自远方纵身凌空,飞掠而来,洁白缎带随风而起,飞过长街,掠过头顶,最后施施然落座。

    这是当日那“百鬼林”中的白衣女子。

    第三个是一顶轿子,一顶极是华丽的轿子,珠光宝气,奢华无比。

    轿子飞在半空,远远飘来,而抬轿之人则是四名足能仗之轻功名动江湖的好手,此刻却都成了轿夫。四人双脚踏空,于屋顶檐角上点足借力,倏忽一闪,轿子宛若横移般已飘到半空,而后缓缓落下。

    未等落地,轿中已有一人飘然飞出,落座。

    好像是一位老者。

    而第四个是一个有些落魄潦倒的男子,没人看清他是怎么出现在门口的,等发现他的时候人已在店里;发旧的靴子,发旧的剑鞘,却穿着一件崭新的袍子,白袍胜雪,长发披散,身上还有酒气,手里还有一柄剑器。

    最后一位,则是当日李暮蝉在“百鬼林”瞧见的那名锦衣华服的青年,来的不紧不慢,走的慢慢悠悠。

    不,这不是最后一个,那位大龙首还没来。

    “诸位,久违了!”

    果然,嗓音飘来,李暮蝉只觉身旁有一缕白发荡过,小店里已多了一人。

    这人似乎认得出李暮蝉,开口便问:“你手里拿着什么?”

    李暮蝉没有说话,他只是将带来的包裹打开,两颗人头霎时呈现在了灯火下,正是魔教四大天王“东海玉箫”以及“吕迪”的头颅。

    那人颔首点头:“很好,从今往后,你便是青龙会七龙首。”

    七龙首?

    李暮蝉先是一愣,而后悚然一惊,怎么会是七个?

    地穴中不是已杀了三个,青龙会怎得还有七位龙首?

    ……

    与此同时,在长安以外的某个地方,上官小仙的伤势也恢复了一些,她立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月,映着红润不少的脸颊,乌发流散,身骨单薄,裹着披风,身前还搁有一个碳炉。

    上官小仙搓了搓手,叹了口气:“这一次,没能试探出青龙会的深浅啊。”

    刘妈妈诧道:“怎么会,小姐您不是杀了三个龙首么?”

    上官小仙低低一笑:“哪能啊,没有人知道那几大龙首的身份,除了一个洛阳萧家,剩下的几个一个比一个藏的深,而且深不可测。所以,我不妨大胆推测,死的那三个,不过是戴着面具,自以为是龙首的短命鬼。”

    “这一步,着实高明啊。”她叹了口气,“大堂主呢?”

    刘妈妈回禀道:“折在了冷香园。”

    上官小仙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展颜一笑:“没关系,我已物色到新的大堂主人选。”

    说完,她又很认真地道:“荆大哥觉得他怎么样?”

    而上官小仙身后的黑暗中,一双死灰色的眸子徐徐抬起:“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很可怕的野心。”

    刘妈妈终于回过味儿来:“小姐,您是说那个窝囊废?”

    上官小仙噗嗤一笑:“一个看似最不可能活下来的人偏偏活到了最后,好厉害啊,设身处地,恐怕我都不一定有他这样的结果。”

    说到最后,她眼中放光,一字一顿道:“我要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