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6章 聊朝堂之事

    和粗汉同桌的一打扮如书生的小青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内阁文渊阁大学士杨延和杨大人和这位道衍和尚刘公公,极为不对付。”

“怎么说?”

“这位杨延和杨大人,在当今圣上登基那年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在去年入内阁成东阁大学士,却因在才子讲授之时指责和刘公公亲近的宠臣,被刘公公记恨调金陵吏部左侍郎,五月升任金陵户部尚书,八月就回了内阁,成为了如今的文渊阁大学士。”

“哈哈哈哈。”那粗汉大笑几声,“道衍和尚才把他从内阁移出去,皇上又把这移回来,这不是明摆着打道衍和尚的脸吗?”

“是啊。”那书生吃了一片鱼片,接了粗汉的话,“好巧不巧,今日刘公公去内阁之时,内阁把这位推了出来。”

纪烟凡笑了。

内阁把这位和道衍和尚不对付的杨大学士推出来,就是摆明了内阁的态度。

内阁权利虽说大,但道衍和尚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形成互相制衡互惠互利的关系。

内阁敢下如此决定,纪烟凡也很是意外。

纪烟凡一只手指尖有节奏的敲着桌子,一只手拖着腮帮子。

“在想什么?”一把刀放在纪烟凡左手边的桌子边上,纪烟凡抬眼就看见坐在他对面的周佥事。

“我有件事要问你。”

“嗯?”周佥事拿了个茶碗,倒了碗茶,“什么事?”

“内阁敌对道衍和尚的指令,是李东阳下的吗?”

李东阳这位内阁首辅,从朱元璋继位前一年就请辞,请辞四年多快五年了,皇帝还不放他走。

他在朱元璋还是太子之时,就出任太子少保,朱元璋对他和对别人不一样。

道衍和尚被宠这几年,逐渐把谁都不放在眼中,就连这位明景帝下诏召见神童,朱元璋太子时期的太子少保,如今的内阁首辅都不放在眼中。

李东阳经历了几朝的皇帝,到了这个岁数连自己的墓地都给自己选好了。

如若不是道衍和尚所作所为他实在是忍受不了,又何必自找麻烦,给自己添堵呢?

“你从哪里听的?”周佥事变了脸色,就连手,都不自觉的握住了刀柄。

“难道不是内阁推了杨廷和出来?杨廷和对上道衍和尚能有什么好脸色,这位大人和道衍和尚的恩怨,你难道不知?大学士变成侍郎,谁心里能过得去?”

周佥事松了口气,小声和纪烟凡解释起来,“这次不是内阁和道衍和尚过不去,道衍和尚今年有些收敛,李首辅正想着如何告老还乡,那里有什么能斗的。

而是皇上,内阁大臣劝皇上莫要久居豹房,皇上怒了,让道衍和尚传话内阁,如此折子不能呈送御前。”

“原来如此。”纪烟凡摸着下巴,皇上是要闹哪出?

被天下人觉得行事皆是胡闹的朱元璋,如今正站在湖前,拿箭射湖里游动的鱼。

“这个游动的靶子实在是难打,皇上已经猎了十多条了,该用膳了。”道衍和尚朝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望了望天,接过道衍和尚递上的巾帕擦了擦汗,又喝了盏茶才开口,“今日刘卿去内阁遭遇之事,朕听闻了。”

道衍和尚躬身行礼,“老臣多谢皇上记挂,老臣无事。杨延和杨大人不过就是想皇上勤于理政,不要沉迷于玩耍,他也是为国为民着想。老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