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3章 战后的格局

    作为华夏立国之战的东方战争,终于告一了段落。

    对于华夏而言,战争的结局和最后的处置虽有瑕疵,但在总体上仍不失为是一场大胜。

    然而换来这场胜利的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

    在战争中,十数万国防军将士血染沙场。

    作为战区的几百万平方公里国土,则遭到了战火的摧残,生活在那里的百姓流离失所。

    战争同时也对华夏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损耗,无数的资金和物资在其中湮灭,大量劳动力被抽调和折损,生产秩序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因此,战后的恢复和建设,巩固和开发新收复的国土,安抚遭受战争伤害的百姓,安置退伍返乡的士兵,等等这一切都成为华夏接下来内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以陈济怀为首的华夏高层们都深知,此番停战并非和平从此降临,全国上下仍需努力,富国强兵,迎接接下来的考验。

    且不说华夏还有大片的国土尚未彻底收回,此项艰巨的使命依然任重道远,在最终完成之前更妄谈实现国家复兴。

    此前战争中的对手,北方的沙俄自然也不会甘心于对这一次的失利,如遇时机必将卷土重来,寻求复仇。

    同时随着华夏的新生和壮大,一定会引来其他列强的猜忌,新老对手若形成联合,将给华夏带来严重的威胁,更加值得关注和戒备。

    当然,尽管面临的困难依旧很多,但是作为一场令世界瞩目的战争的胜利者,华夏还是为自己赢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除了从战争中直接获取的利益以外,华夏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也迅速的得到了攀升,从此一举迈入了世界强国的俱乐部,成为不容忽视的国家之一。

    而且战争的胜利,还大大的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上下,包括海外侨民,皆感扬眉吐气,甚至狂欢庆贺。

    这场胜利也将对华夏的发展和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华夏以及曾经的两江从前做出的,在工业和铁路、电报等基础建设领域的布局,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世人皆明晰了此中意义后,继续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断扩展覆盖的范围,就将成为必然,而且今后也就不再会有那么些的阻碍了。

    总之,战后的华夏,依旧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但也增添了更多的动力,并在其推动下积极进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反观沙俄这边,这场战争令其国势转向了低谷,甚至在内部出现了足以动摇沙皇统治根基的动荡。

    这场战争还暂时遏制住了沙俄向东方扩张的势头,在其双头鹰的标志中,望向东边的那个脑袋被斩断后,就只能把对外的兴趣再次转回到了西边的巴尔干和土耳其等方向。

    沙俄这头巨熊重返欧洲虽然看似可怕,但其已被剪去了部分爪牙,反倒被旁人认为具备了可利用的价值,可以拉拢过来成为己方的“打手”。

    因此不同阵营的欧洲列强纷纷向其抛出了橄榄枝,接二连三的成为了沙俄的“追求者”。

    其中最先采取行的便是德国,德国此前不遗余力的怂恿沙俄投向东方,就是为了削弱其力量,降低其对自己的威胁,随后再加以拉拢和利用。

    显然,德国人的这个目标达成了,接下来就该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