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拿甲方爸爸开刀

    下午过半,钱小雅就开始满世界找王小花了。

    是的,我怕钱小雅打扰王小花的美好生活,就没有主动交代。不过,既然她的一通连环夺命CALL被完全无视,我也就放心地告诉她——王小花翘班去看演出了。

    “那她的那部分报告呢?”

    “我还在写。”

    “进展到哪里了?”

    “提纲还在列,数据还没找。不过,我想出了一个完美的题目,就叫……”在钱小雅阴沉的注视下,我并没有胆子把这份惊喜的等待维持超过两秒:“‘市场现状’!”

    连一个眼角,都懒得再给我,钱小雅铁青着脸,果断投入到尝试补救一下子的紧张工作。

    我弱弱地加上一句:“经过这几天的加班,我觉得自己的确有了看得见的进步。”

    “闭嘴!”

    临近下班的时候,前文提到的事儿逼客户,如约而至。

    此人姓石,我辈尊称其为“事儿总”,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接“事儿总”的项目,不说钱少打款迟,还要接受他前中后三个阶段一天早中晚三次的云监督。相当于我在菜市场卖葱,而他就是货比三家挑了个便宜的,还得要求有机种植的那种。

    而饥不择食,连这种活都接的钱小雅,如果看男人的眼光也这么瞎,而且能一直瞎下去,我也能放心地祝她一生幸福了。

    钱小雅深吸一口气,硬起头皮,去向会议室里坐等那份儿还没补完的报告的石总去赔罪了。

    这是我得好好把握的表现机会啊,保守目标是把这块难啃的骨头踢出去,大家都松快松快,争取荣耀是连累钱小雅一起滚蛋。

    我们一众八卦之魂,又一次紧紧包围了会议室。

    开始,似乎不太平静,但没一会儿,会议室里又安静下来。这就被拿下安抚了?“事儿总”的战斗力和钱小雅相比,还是强弱悬殊啊,看来该轮到我进去搅拌均匀了。

    我用心地冲好了一杯绿茶。这是我在磕了半个月的绿茶瓜子后,打心眼里觉得绿茶真是不错,便自掏腰包给公司添的。

    在众人或仰慕或惊悚或惋惜的瞩目下,我施施然的,推门进了会议室。

    钱小雅见到我忽然乱入,一句“谁让你进来的!”就厉声撵了上来。

    我无所适从,我手足无措,如受惊小鹿般可怜的眼神粘上石总。石总就不忍心地开始呵护祖国的花朵了,温声和气地说:“没关系,我很喜欢绿茶。”谁不是呢,而且还是我这种刚出社会的清纯女大学生泡的。

    现在,我扮起无辜弱小来,已经拿捏得很有度了。我诺诺地开始道歉:“石总,您的报告没写完,是我们新人工作不熟练的锅。请您不要怪钱姐。”

    钱小雅一副计较不来的心累样儿,我的废话是懒得再听:“行了,我的责任也包括带好你们。没事儿了,你先出去!”

    让我来想一下,“事儿总”交代的另一篇报告叫什么?对了!

    “都是让我们写《中国饮食文化》的那个客户太傻缺!花了一碗牛肉面的钱,还想让我们上一桌满汉全席。一篇稿子返工了七八遍,才挤压了我们完成您这篇报告的时间呢!”

    我一般是做不对“把客户和他对应的报告匹配连线”这种题目的。但如“事儿总”这么一号周身都是导火索的人物,我可是跟勤奋上进的王小花打探了不少。

    “小心,住嘴!”然后在钱小雅大声喝止我的同时,石总的脸也变得不那么祥和了。

    “事儿总”沉着脸,缓缓道来:“《中国饮食文化》那篇稿子的客户,就是我。”

    我怎么可能听话闭嘴?

    “不可能是您!”我一副打死也不能相信的样子,激动地解释:“那个客户,可是公认的事儿精,从远程到近程,从线上到线下,他都要全天候掌控,且能不间断且不重复地出幺蛾子!我们整个部门都说,如果把听那个事儿精瞎哔哔的时间,花在写报告上面,都够我们编一本《中国的饮食文化纵横史》了。他才不会像您这样设身处地地来理解我们的工作困难,也不会和您一样说人话,听人劝呢!”

    “没错,还是我。所以,就是在我如此周到地督促下,你们整个部门才把报告写成了这个样子?!”“事儿总”恼羞成怒地吼了起来。

    “傅小心,你出去!”钱小雅已经忍不住上手把我往外面推了。临了,我还不忘扒着门,愧疚地补上几句:“石总太对不起了,我真的不是有心的。不过你放心,钱姐经验丰富,她稍微传授点我们敷衍客户的诀窍,保准很快就能帮你把报告糊弄完的!”

    “真是岂有此理,不知所谓!”丢下这句话,石总已经气呼呼地先我冲出了会议室,钱小雅追到电梯间也没捞回个人影儿。

    客户丢了,蔡总生气了,这事儿有点严重了。到我再进主管办公室的时候,周围一干同事,整齐划一地齐用默哀的眼神送我上路。

    蔡总端坐在梨木办公桌之后,头悬“勇往向钱”匾额,如狼似虎地瞪着我。就差惊堂木一拍,我就可以配合跪下认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