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8章 泸海大众汽车厂的难题

    毕竟。

    厂里就有许多台数控机床,只不过精度没周刊上的高。

    而这些数控机床,都是从德邦国进口的。

    精度大概在0.007毫米以内。

    就这样的机床,还是老板托关系,才得以从国外买回来的。

    只不过。

    这些数控机床,只能制造程序里设定好的汽车零件,不能随意制作其他的零件。

    想要制作其他不同的零件。

    必须将要制作的零件,提前发给德邦国生产机床的企业高层看。

    在取得这些高层同意后。

    对方会派工程师过来,更改系统程序。

    只有这样,才能制造想要的零件,要不然机床就会被程序锁死,化为废铁。

    “还配有照片?”

    卢伟民诧异,扶了扶眼睛,仔细看了起来。

    图片内容是一个测量器的表盘。

    而其中表盘的指针,正指向一个数字,正是这段消息配文的数字。

    “真以为配个文,又配上一张相关照片,就有人信吗?谁会这么天真?”

    卢伟民摇摇头,满脸不信。

    周刊上的数控机床,其精度可是在0.001毫米以内。

    这怎么可能?

    按他所了解,就算是在数控机床领域拔尖的德邦国,其数控机床的最高精度,也只是在0.006毫米以内罢了。

    而0.006毫米,距离周刊上的0.001毫米差了多少?

    足足差了0.005毫米!

    如此大的差距,又需要多少年的发展才能达到?

    而目前的国内。

    别说0.007毫米精度的数控机床,就算是0.009毫米以内的数控机床,都不清楚有没有。

    至少。

    他还没听见哪家企业,对外宣称,造出了0.009毫米精度的数控机床。

    目前的国内。

    数控机床的精度,与国外差的太远太远了。

    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要不是这样,他们汽车厂也不会花费重金,从国外购买引进数控机床。

    卢伟民继续向下看着。

    又一张图片,出现在他眼中。

    图片里是一位头发稀松花白的老人,正满脸激动的望着前方的一台机器。

    图片下方,有一行小字——国家科研院院士胡国永,参观机床

    “等等,这是?”

    看到图片中的老人,他顿时瞪大眼睛,骇然不已。

    对于这个老人。

    他可一点也不陌生。

    当初。

    这位老人还来过参观过他们汽车厂,当时他还亲自为这位老人端过茶,递过水。

    如此记忆犹新的人物,他怎么可能忘记!

    “没错,这一定就是胡老了,没想到竟然连胡老也在现场!”

    卢伟民又细细看了看图片中的老人,顿时吃惊不已。

    他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看这位老人那一脸激动的神情,就已经说明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开什么玩笑,我们国内,竟真有人研发出了精度这么高的数控机床,这太夸张了!”

    卢伟民震惊不已。

    忽然间。

    他又想到产品经理刚刚给他发的邮件。

    “对了。既然真有精度如此高的数控机床,那咱们厂的汽车零件,不久可以加工出来了吗?”

    想到这,卢伟民瞬间激动起来。

    他连忙拨通电话,将一位高管叫了进来。

    “总监,什么事?”

    卢伟民将报纸递到了这位高管手中:

    “你快联系下国民日报,看有没有这个厂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