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走亲戚

    “那成,这几年吃的金辉贵,确实是个机会。我几个这两天帮你问问,看看你这个方式能不能成。

    如果能成最好,娃们进了工厂起码旱涝保收,铁饭碗总比种地强。”几人都点了点头答应。

    又聊了一会,老王和老陈看见已经没事了,提出了告辞,众人纷纷起身相送。

    “哦,对了,今天阿全怎么没有来。”大姑李秀兰问道。

    “今天干活崴了脚了,我让在家歇着。”二叔搪塞了过去。

    李家众人不想打架的事情闹得众人皆知,提前商量好,不告诉大姑,怕她们担心。

    众人坐在客厅聊了聊这两天的事情,顺便说了接下来怎么出售鱼肉。

    “今天就这样,大姐、姐夫你们也早点睡吧!我们先回了,两天后我们再来。”李德佑笑着说道。

    “哎!老大别急着走。

    把东西带上,昨天的票据今天已经帮你换了,赶紧提回去吧!”李秀兰赶紧叫住李德佑。

    “姐,这么快就换回来了?那成,老二、阿武都背上。”李德佑看着墙角的物资眉开眼笑道。

    墙角两个面袋子里面各有三十五斤玉米面,还有一个小坛食用油。

    李德佑带着李文几人匆匆地离开大姑李秀兰家。

    今天在大姑家停的时间比较短,回到家里时刚好四点钟。

    今天发生的事情比较多,李文早已疲惫不堪,躺在床上快速地睡了过去。

    咚咚咚!房门敲响。

    “阿文,起来了。”母亲在外面喊道。

    李文揉着粘糊的眼皮走出房门,来到院子杏树下洗漱起来。

    最近家里状况稍好点了,早饭也都变成了半干,一人两个窝窝头。

    吃完饭,李文准备上工去,被母亲王春梅叫住了。

    “阿文,今天你就不要上工了,昨天晚上拿回来的玉米面你婆给我和你二婶各拿了十五斤做人情。”王春梅说道。

    “上礼拜我去你外公家看农忙,你舅舅家已经快断粮了。

    你几个表弟表妹都饿得脱相了,整天找野菜吃。

    当时咱家也困难,我就给了你舅舅一块钱,现在咱家宽裕了点,这十五斤玉米面,你给你外公家送去。

    这几天农忙活太重,你外公,外婆年纪大了,妈怕他们撑不住。”说着,王春梅抹了抹眼泪。

    “妈,哭啥?刚好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去外公家了,一会儿我就把玉米面给外公家送去。

    到时我在路上偷偷去钓几条鱼顺便也给他们拿上。”李文看着母亲红着眼睛,笑着道。

    “好,好,小时候你外公外婆没白疼你。”母亲王春梅闻言笑道。

    这时奶奶郭秀云从厨房走了出来,看着李文笑着说道:“阿文,这里有十斤玉米面。

    你二姑家和你外公在一个村子,到时你也给带上,这次多亏我乖孙了,大家都跟着享福了。

    今天六号,公社有大集,送完东西你可以去转转。”

    李文眼前一亮。

    “大集,对了,公社里逢六大集,可以去大集转转,顺便看看有啥商机。”李文心中想到。

    背起背篓,往上面放了点半篓猪草挡住视线,其实玉米面已经放进空间仓库了。

    公社离三星村十里路,外公和姑姑家都在公社所在的村子里,白天走路去公社也就半个小时,现在才刚刚六点钟,时间还早。

    李文顺着水库小路朝公社走去,一路边走边停,走了二十几分钟已经走了好几个村界。

    李文来到一处很是偏僻的河道,悄悄溜了下去。

    清理好垂钓的地面,李文从空间拿出一串网笼撒上鱼饵向河里抛了下去。

    接着一边撒鱼饵,一边拿出渔具开始钓起鱼来,夏天的早晨气温较低,但是比较闷,鱼儿纷纷上浮呼吸觅食。

    这条河叉子比较浅,鱼获也少,两个多小时,李文一共钓了七八条鱼。

    这几条鱼加起来大概二三十斤的样子,个头也小。最大的也才七八斤。收起鱼竿,李文朝一旁的鱼笼走去。

    李文拖着鱼笼慢慢拉出河水,看着鱼获不少有三十条鱼。

    不过大都是些小鱼,很多不到一两重,大鱼只有六条,差不多有二十斤。

    “算了,不能太强求,已经算不错了。”李文自我安慰。

    然后把网笼收了回去,接着把鱼扔进空间小鱼塘。

    从河沟里爬出来后李文急匆匆朝公社走去,到了公社时已经上午九点多钟了。

    此时大集上农户摆的各种地摊,分布在集市的各个角落。

    人们不停地叫卖着,不时有胳膊带红袖招的巡逻员路过,防止投机倒把的事情发生。

    李文外公家就在公社村子,李文要先去送东西,也就没有停留,急匆匆地从集市里穿了过去。

    “文子表哥,文子表哥,是你吗?”李文正走着,后面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李文回头朝后面看去,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正喊着他。

    这个小姑娘上身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灰色褂子,下身一件军绿色的齐膝短裤,不过洗得有点发白,脚上则穿着一双草鞋。

    如果不是洗得干净,简直和乞丐没有两样,这个小女孩是李文大舅家的孩子王小花。

    李文家虽然衣服也打补丁,但是一件衣服最多也就两三个。

    家里每个人也都是一双老布鞋,虽然布鞋上面偶尔有打补丁,但它起码是双好鞋,可见外公家过得并不好。

    “小花,你在集市上干啥呢?”李文认出小女孩笑着道。

    “家里没吃的了,我在市场上捡鸡毛和菜叶。”小孩子低着头看了看手里提着的竹篓不好意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