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3章 ??花楼少年

    手臂被硬硬的东西扶住,硌的有点疼,舒菡看过去,就见是一截棍子。

    顺着棍子往上看,对上一双狭长的眸子,灿烂似星辰一般。

    少年收回棍子,朝着舒菡笑了一下,他脸上的血污擦掉,露出俊俏的一张脸。随着他笑,有一种春风拂面,冰雪消融之感。

    “姑娘,小心。”

    舒菡回过神,朝着他笑笑,杏眸弯弯似月牙,“多谢啦。”

    少年点头,俩人错身而过。

    “留步,”舒菡忽地转身将人叫住。

    少年不解的转头,舒菡扫了一眼少年,觉得他要么是乞丐,要么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而现在,她正好缺一个人帮她在府外打探消息。

    “我这里有份活计,银子挺多的,你想做吗?”

    鸦羽似的睫毛颤了颤,舒菡期待的看着他。只见少年犹豫了一下,转过身走回来,问道:

    “不知姑娘说的是何活计?杀人放火,我是不做的。”

    舒菡被他逗笑了,“当然不是,很简单,我现在在找一个人,你帮我多打探消息,然后我付给你报酬,等人找到了,再多给一些,如何?”

    少年心念一动,对上那双杏眸,笑着问道:“不知姑娘要找什么人?”

    舒菡想到之前老伯的表现,可能霍胤现在不是这个名字,但是肯定是带个胤字,所以她开口道,“是个男子,名字里带个胤字,就是这个胤。”

    舒菡说着伸出手,在手心里比划写下这个字。

    少年握着棍子的手收紧,莫名的觉得嗓子有点干。狭长的眸子里翻涌着看不清的神色,等她写完,他再抬头时就已经恢复如常了。

    唇角翘起,他问道:“姑娘,对方年龄几何?相貌有什么特征?”

    舒菡:“年龄嘛,大约和你差不多,至于相貌……”

    舒菡没见过霍胤,自然不知霍胤的长相,在原文里,对霍胤的描写着墨很少,只交代了他相貌遗传了母亲,是极好的,要不然霜花怎么会被他迷惑,跟着他走。

    完全是因为长的好啊!

    “长的很好看,之前应该是在花楼里做事,但是现在不知在哪里。喏,这是给你的报酬,你若是有什么消息,就在长门街那家茶楼里等我,我若是没去的话,你就多跑几次。”

    过些日子去外祖家,想来能更自由一些,不过舒菡并不确定,所以想让他多走几次,这样俩人就能碰上。

    少年看着净白手心里的碎银子,沾满血污的手有些不敢伸出去。

    舒菡见他不动作,还以为自己给少了,想了想,索性将荷包直接给他,左右里面就剩些铜板了。

    “都给你,若是有什么消息,会再给钱的,当然,若是你直接将人带到我面前,那我就给你十两。”

    十两银子可不少了,普通百姓一家的收入,一年都不到十两。

    舒菡觉得,自己放出这么大的诱饵,料这位少年也不敢跑路。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眸子眨了一下,温声道:“阿金。”

    能起这种名字,看来这少年家庭很是一般,这笔生意他肯定会卖力的。

    舒菡摆摆手:“阿金,我先走了,过几日见。”

    少年点头,目送那道身影远去。

    等不见对方踪影后,他才低头看手里的荷包,料子用的也是极好的,比他所有的衣裳都好。

    揣好钱,他一瘸一拐的往沉香楼走。

    还未到门前,就见福伯从里面出来,一脸紧张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阿胤笑笑,“不小心摔倒了。”

    福伯边扶他往里走,边念叨着怎么这么不小心。然后忽然想起来那位姑娘,福伯道:

    “方才有个姑娘来找你,我说这里没这个人,阿胤,你不会是在外面惹了什么人吧?”

    她来这里找过?阿胤面上严肃起来。

    知道自己名字,知道自己住哪里,但是却见面不相识,认不出自己。

    这姑娘,到底是为何找他?

    福伯见他没答话,边去找膏药,边低声嘱咐道:“知道你听话,可是也要小心,世道险恶啊。”

    阿胤眸子里清明起来,是了,那姑娘瞧着面善,可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思,还不得而知。所以,自己不能暴露身份,先打听清楚再说。

    福伯给阿胤抹了膏药,又将怀里的几粒碎银子给他,“这是那姑娘给我的,说是让我留意一番,你拿着给你娘买药吧。”

    阿胤摇头,“福伯,我手里有钱,您自己留着。”

    俩人僵持了一会,最后福伯将钱收起来了,他想,到时候多给这小子买些吃食,补补身子。

    .

    回了府的舒菡安静了几日,很快就到了该去外祖家的日子。

    外祖家派了小孙子柳文柏来接舒菡,等马车缓缓离开舒府,柳文柏嗤笑一声,“姐姐,你那好爹爹还在门口目送你呢。”

    舒菡掀开帘子,果然见舒老爷在门口,见她回头还挥挥手。

    舒菡放下帘子不再去看,她知道舒老爷打的是什么算盘。自己几个舅舅都是出息的,前些日子,大舅舅搭上了水运这条线,舒家也想来占点便宜。

    看着吧,等到她回家那日,舒老爷肯定会亲自上门接,顺道能和大舅舅说上话。

    “姐姐,祖父念叨你好久了,家里新得了几箱海货,就等着你回来吃呢。”

    这次,舒菡脸上是真诚的笑容。外祖父一直对她疼爱有加,知道她爱吃鱼,还特意重金运来海鱼。

    虽说大舅舅搭上水运这条线,可船队还没组织好,所以运输等费用是要付钱的,而且不便宜。就拿舒府来说,虽然也很有钱,可是一个月也就吃一次海鱼。

    没别的,因为实在是贵。

    姐弟俩说说笑笑,终于到了柳府。

    门口处,几个伸着脖子等待的少年少女,见到马车都露出笑容。

    等舒菡下了马车,更是叽叽喳喳围着她说个不停。

    舒菡心里热乎乎的,眼睛也微红。

    这才是家人,这才是亲情。

    “好了,没看妹妹冻的都要哭了吗,赶紧进屋。”

    说话的是大舅舅家的儿子,柳文风。他比舒菡大两岁,也是柳府里最大的,所以说话很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