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燕航!

    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

    李同光目光从成绩移开,拿起电话:“喂?”

    “李同光同学你好,我是清大招生组的王主任。”

    王主任声音带着笑意:“恭喜你拿到了全国状元,还打破了全国记录获得满分。”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彩虹屁。

    水平很高,引古喻今,文学造诣极高。

    李同光挑了一下眉。

    清大招生组?

    他还以为会是电视台那边先打电话。

    不过稍稍一想,也是意料之中。

    毕竟都是在一个体系里,人脉比电视台那边强很正常。

    才发成绩就打来电话,不出意料肯定是提前就搜集了成绩。

    李同光记得上辈子有负责招生的人曝光过。

    在高考分数正式公布之前,各大高校就已经从各个渠道搜集了各个省前1000名的学生预估成绩。

    第一梯队的名校,目标就盯着各省前200名。

    第二梯队的名校,就会盯着201名到500名的学生。

    一个一个查三代,先摸底。

    高考分数公布那天,就第一时间联系目标,给学生一个好印象。

    用市场营销的话来说,这叫做‘首因效应’,即客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会造成长远的影响。

    上辈子只是看着玩,这辈子却体验到了。

    要是有某知,可以开一个‘被清大招生主任拍马屁是什么体验?’的问题。

    李同光心思急转,嘴上笑道:“谢谢。”

    王主任态度不错,李同光也乐意聊一聊。

    聊了一分钟,王主任全都在摸李同光的底,不断试探着他是否有明显的报考目标,对地域、专业等维度的偏向。

    李同光耳朵很好,还能听见笔尖划纸张的沙沙声,想来对面是一边套话一边记笔记。

    可以说是相当专业,也是对他相当重视了。

    按正常顺序,第一次通话是不会主动招揽。

    问清楚情报,然后黑一下竞品友商,潜移默化的埋下种子和伏笔。

    比如交大就会说‘现在的社会还是实际一点好,太过浪漫和松散的学校氛围是不利于我们成长的。’

    针对的就是‘友商’复大。

    因为复大话术一般是:‘读大学最重要的是开阔眼界、培养远大的理想,主要是塑造学生综合能力,不会把学生培养成匠人或者打工仔。’

    三言两语之间,刀光剑影。

    但这一次不同。

    王主任套了会话,直接抛出了橄榄枝。

    除了最优秀的导师,最先进的教育资源,还承诺会给高额奖学金。

    李同光惊讶过后就明白原因。

    他这个全国满分状元,跟普通的省高考状元完全不是一回事。

    格位不同。

    用王主任的话,他就保底院士,未来的诺奖得主,是百年一见的大才。

    这样的大才,怎么可能会有心思慢慢来。

    直接了当,快点落进口袋里才是正道。

    哪怕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也无所谓。

    明白了之后,李同光却没有吊胃口的打算。

    李同光直白的道:“谢谢王主任的厚爱,但很抱歉,我已经有了心仪的目标。”

    “心仪的目标?”

    王主任心里戈登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