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七月流火

    鸡鸣犬吠惹人恼,又把一年收获说。提醒人们该起床的声音,不是闹铃声,而是勤劳的公鸡和忠心的家犬。

  七月流火,初秋的农历七月中旬,没有了夏暑的酷热,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

  清晨,高玉梅挽着竹篮走进了自家菜园子,菜园子里的露珠晶莹剔透,韭菜绿意盎然。韭菜炒鸡蛋,亦或是韭菜肉沫馅的饺子,都是餐桌上难得的美食。

  架下豇豆已可采摘,丝瓜、苦瓜更是肥大喜人,茄子还在努力,洋辣子展露红颜,白菜、辣椒更是菜园子里必不可少的,生机勃勃的菜园子就是这七月最好的映照。

  家有客人来,美食相待之。黄笛不是客人,却是比客人更让高玉梅欢喜。自家种的菜,自家养的鸭,自家鸡下的蛋,丰盛的早餐让李秋寒看得大呼满足、过瘾。

  农村的首餐比较早,大多都在八点半左右,因为吃了饭还会出去继续劳作。地里活多的,土地远的,为了节约一些回家往返的时间,就会把午餐用塑料袋包着,带到地里去。

  天热,塑料袋也有一定的保温效果,饭菜也就不会冷到哪去,凑合一下,残余丝丝温热的午餐吃着也是很美味。有时候带筷子也是觉得不方便,就折两根小树枝当筷子用。

  黄笛揉着迷糊的睡眼去洗漱,对于这么早就开始吃饭,她已开始习惯过来。

  最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早上也没胃口,吃得就少,中午她又不好意思回来,所以每天到了放学的时候就是饿得身体无力。

  环境不会主动适应人,那就只有自己去主动当前的环境,渐渐地,她也就习惯了。

  桌上有韭菜炒鸡蛋,洋辣子炒苦瓜,辣椒炒肉,炒腊肉,丝瓜汤,一盘土豆丝里掺杂着辣椒面和些许韭菜,红黄绿相交错,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对于他们上一辈的人来说,红苕也许有吃厌烦的时候,毕竟吃多了就会觉得胃胀难以消化。

  但土豆却不会,土豆饭、土豆泥、煎土豆、土豆片煮面条、炒土豆丝、还有用土豆淀粉制成的噘吧,最后用韭菜调味一番,可以说是百吃不厌。

  “妈,今天这菜还真丰富!”李秋寒看着桌上的饭菜,顿时食欲大振,忍不住用手去抓了一片腊肉。

  “瞧你这德行,快去洗脸。”高玉梅笑骂道。

  李秋寒是被李铮给喊起来的,李宝珠是个小懒虫,睡不舒服起来就会哭,黄笛却是被李静喊起来的。高玉梅把饭菜弄好,最先喊的就是李宝国李静两人。

  李静几人吃饭不喜欢坐在饭桌上,夹了菜就会去沙发上坐着吃。

  李秋寒先给高玉梅夹了菜,说道:“妈,辛苦了。”

  然后又给黄笛也夹了菜,说道:“这菜好吃,多吃点。他们几人是土匪,动作很快的。”

  高玉梅笑呵呵的看着儿子给黄笛夹菜,心里越是觉得两人有戏。黄笛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小口小口的吃着饭。

  吃完了饭,李秋寒本想是就这样打算在家里待着不出门的,因为明天就要送李静他们去上学了,下次再回来肯定可能就是要中秋节去了。

  一个月的时间两人见不到面,就比较珍惜这种难得的休闲时光。

  只是没想到李明喜来找他了,毕竟现在上面村里就他家有摩托车,只要看见车,就知道肯定是人回来了。

  “大伯,吃饭了没?”李秋寒问道。

  “吃了,黄老师来了啊?”李明喜看见了黄笛,很高兴。

  之前村里就有人在传,说什么黄老师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样的话,李明喜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当时也是有这方面的担忧的。现在见人回来了,心里也就放心了。

  “李村长,你坐吧!我帮梅姨洗碗去了。”黄笛说完就去了厨房。

  “小寒,黄老师昨天到的?你咋不告诉我一声。”李明喜说。

  “晚上到的,回家晚了,就没有去打扰大伯了。”

  “黄老师回来了就好啊,我也就放心了,之前村里还在传一些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