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2章 身怀有孕

    沈洛伊进入咸阳,李斯领着她入章台面见赵政。

    赵政见到沈洛伊,第一句话就是说:“是寡人考虑不周,才让你遭了这一通罪!”

    沈洛伊摇摇头,“我没什么事,大王费心了!只是,我们……”

    沈洛伊有一些难以开口,赵政却接过她的话:“寡人知道你想说什么,寡人已有主意,你好生待着!等忙过这阵,寡人再来看你!”

    听见赵政如此保证,沈洛伊才稍稍放心下来。

    代地(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为李牧长期驻军之地,为的是防备北边的匈奴。

    代地在李牧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富足充实。

    这一日,李牧正在幕府中处理军务。忽然桌上的茶杯震动了几下,然后又没了动静,李牧不甚在意,又继续批阅公文。

    没多久,桌子又晃动了数下。刚开始十分轻微,而后强度和频率逐渐加强。

    李牧意识到是地震了,于是赶忙组织士兵撤至安全空旷地带。

    震动还在加大,开始听见房屋倒塌的声音,这个情况整整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地震一停,李牧便领代地士卒前往城中察看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坏情况。

    只见城中大半房屋皆被震倒,平地裂开了一条长达一百三十步的裂缝,伤亡百姓达数百人。

    李牧见状,当即派人救治伤亡,安抚百姓。同时,派人快马报于赵王,请求拨放赈灾物资。

    时赵国大旱,数月不曾降雨,一些地区甚至颗粒无收,邯郸城内存粮不足,赵王迁正为此烦闷不已。

    此时春平侯来报:“大王,代地发生地动,房屋倾倒大半,地裂一百三十步,李牧将军请求拨些物资赈灾。”

    赵王迁正因城中大旱、粮食储备不足而烦恼,又闻春平侯带来的消息,不免更加忧心。

    赵王迁开始责难自己:“寡人莫非得罪了上天不成?否则何以连续两年赵国大旱!叔父,国中粮食不多,你叫武安君自己再想点办法吧!”

    春平侯按照赵王迁之意,派遣平都侯赵虔快马运输物资到代地。

    时南阳郡守因病离任,韩大夫韩瑊便推举韩腾为南阳假守。

    韩非死在秦国后,韩腾趁机逃回了韩国,将秦王将发兵南阳的消息带回。

    南阳、宜阳、成皋和荥阳,皆是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成皋和荥阳已被秦所占,南阳便是韩国抵挡西面秦国的最后一处屏障。

    南阳郡守一职十分重要,非宗室子弟或贤能之人不能胜任。

    韩腾是韩国宗室的一支,也是贵族,又颇具吏才,因此紧急之下得以暂代郡守。

    韩王安得知秦将攻南阳,遂急召百官商议应对之策。

    韩相张平深知南阳的重要性,于是劝谏韩王安:“南阳乃我韩国重镇要塞,新郑西面的屏障,决计不能落入秦国手中!”

    大夫韩瑊亦说:“全国近半的精兵都屯驻于南阳,且南阳郡守韩腾颇有领兵之才,抵御秦国的进攻不是不可能!请大王速速传令于韩腾,加强警戒,坚守城池。”

    韩王安却认为:“秦国虎狼之国,秦军虎狼之师也!韩国岂能抵挡秦国的进攻!与其等秦军占了南阳,韩国损失惨重,不如寡人直接献上南阳给秦国!”

    韩国宗室以及诸多贵臣多畏死,纷纷附议韩王安的提议,张平、韩瑊再三劝谏而不听,于是韩国决定向秦国献上南阳地区。

    韩瑊对于韩王安软弱无为、苟且偷安的态度感到心寒,深知韩国灭亡之势难以挽回,于是决定辞去大夫之位,带着家族老小隐居。

    韩王安再三挽留,韩瑊果断拒绝!但是韩瑊不忍家国覆灭。

    抱着一线希望临走前再次相劝韩王安:“南阳之地不能献,大王要是一意孤行,韩国迟早灭亡啊!臣不忍宗庙社稷断绝,冒死再谏于大王!”

    韩王安依旧坚持己见,韩瑊无奈,哀叹一声,出了宫。

    韩瑊返回府邸,开始打点行装。重器、玩物皆分发给穷苦百姓,遣散府里奴仆,带着妻儿隐居而去。

    韩腾得知韩国准备献上南阳地区给秦国,心里十分愤怒,于是上书韩王。韩王安一心要献出南阳,不听韩腾之言。

    韩腾越发心寒,又想到韩非不听劝谏,一意孤行,不仅不能延韩,反而身死秦国。

    韩国尚未一战,韩王安就要将如此重要的城池拱手送人!想到这些,韩腾对韩国彻底死了心。

    这日,韩腾收到韩王安献南阳的命令,于是做了一个决定。

    当夜,韩腾手书一封给了秦上卿姚贾,表示愿意投诚秦国,为秦王效力。

    随后,开始清点人数、准备图藉、丈量土地,准备献城事宜。

    姚贾成功策反了韩腾,秦王深为喜悦。过了两日,韩腾又传信于秦王,告知诸事准备妥当,可以派兵前来接收城池。

    “韩腾派人传信来,说是准备献上南阳地区,寡人意速派兵接收。”

    李斯回答:“韩腾既已准备妥当,大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南阳,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