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7章 遭受杖责

    得知四国合纵不成,姚贾又威胁六国不得助韩,韩非心里顿生愤恨之感。沉思良久,决定借秦王之手除去姚贾。

    于是韩非入宫面见秦王,谮言姚贾:“姚贾乃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被逐。大王以重金宝物南使楚、吴,北使燕、赵,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财物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

    秦王听了韩非之言,决定召见姚贾。秦王询问姚贾:“韩非向寡人进言,上卿以寡人財交于诸侯,可有此事?”

    姚贾镇定自若地回答秦王:“有!”

    秦王大怒:“有何面目再见寡人?”

    “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假如姚贾不忠于大王,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信谗言而诛杀良将,纣闻谗言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大王听信谗言,则无忠臣矣!”

    秦王闻言大为触动,又问:“韩非说上卿乃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可有此事?”

    姚贾也不隐瞒,直言相告:“太公望,朝歌之废屠,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之贾人,桓公用之而霸;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称霸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者,皆有诟病。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秦王认为姚贾所言十分有理,于是决定重新派出姚贾。

    姚贾专司外交之事,却无端遭受韩非的诽谤,心里不快。

    此前韩非上书得罪了整个秦廷,大臣们多有怨言。碍于秦王看重韩非,一直隐忍不发。

    姚贾出了宫,便直接前去拜访了嬴华、嬴虞等人。

    姚贾直接向二人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大王重才,韩非存韩之心甚明矣!韩非有才,却是一介小人!此前上书责备满朝大臣,今又诽谤姚贾!”

    嬴虞亦认同:“韩非一心为韩,岂能为我秦国所用!今大王怜惜其才,留而不用,岂不是自遗祸端!”

    “韩非狂妄自大,四处树敌而不自知!贾有一计,可使大王速速决断!”

    嬴华疑道:“上卿意欲何为?”

    姚贾遂将谋划告知于嬴华、嬴虞,欲使韩非不能留于秦王左右。

    姚贾从重泉君嬴虞府邸出来,然后返回自己的府邸。

    重泉君嬴虞进宫面见秦王,赵政询问其来意:“重泉君来见寡人,是有急事吗?”

    嬴虞决定将计谋禀告秦王:“大王爱惜韩非之才而留于秦,嬴虞有一计,可知韩非实乃韩间!”

    “寡人愿闻!”

    “请大王召蒙武将军入宫,假使其领兵攻打韩国南阳。同时,偷偷遣人将消息透露予韩非知晓。”

    “这是为何?”

    “韩非若真心事秦,便不会有所行动;若为韩,则必设法通知韩王,则大王一举便可试得其人之心!”

    韩非虽进言存韩,到底没有作出背叛秦国的事情,秦王又惜才,是以只将其扣留在秦而不用。

    秦王也正想看看韩非到底会不会为了韩国而背叛秦国,遂同意了嬴虞的建议。

    “善!寡人便依重泉君所言!”

    秦王便召蒙武、李斯入宫,告知于嬴虞之计,二人得命而出。

    韩腾贵为韩室贵族公子,为人廉直,颇通刑法,深谙为吏之道,但韩王不识其才。

    韩王安一味任用无能谄媚,而弃贤能实干之人,所以韩腾对韩国颇为心寒。

    姚贾私下邀请韩腾至家中,具酒设席,想要策反韩腾。奈何韩腾事韩之心坚定,没有成功!

    姚贾遂将秦国将出兵南阳的消息透露给韩腾,韩腾便带回给韩非知晓。

    韩非闻知此消息,第一时间便是派人去打探消息真伪。

    嬴华早已使人在咸阳城内散布消息,韩非派去打听之人皆言秦王确实召见了蒙武和李斯。

    坐探又探得是重泉君嬴虞向秦王提议,韩非此时才完全相信秦将攻韩。

    韩非欲传信告知韩国,韩腾心下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秦王之计,于是劝谏韩非。

    “公子切莫自乱阵脚,这很有可能是重泉君计谋!公子现在传信给韩王,便中了秦国之计矣!”

    韩非爱国,岂能容忍对国家不利之事:“消息已经探听清楚,又岂会是计!秦王将要发兵,非必须立马传信于韩王!”

    “若真是秦王设下的计谋,公子恐性命不保矣!”韩腾又劝。

    韩非不听,偷偷遣心腹向韩国传递消息。姚贾早知韩非必定设法通知韩国,于是让嬴华在咸阳城门外埋伏士卒以待之。

    韩非派出的通风报信之人刚出咸阳城东门,便被姚贾提前埋伏好的士卒截杀。韩非自以为事情顺利,不曾想竟早已落入姚贾之计中。

    嬴虞将韩非通风报信之事告知秦王,秦王始信韩非不能为秦所用。

    赵政召李斯入宫,询问李斯的看法。

    李斯进言:“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而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乃自遗患矣,不如以过法治之。”

    秦王虽不舍韩非之才,但最不能容忍背叛。对于怀二心之人更加不足以信任,遂将韩非迁往云阳,交给主管外交的官员招待。

    韩非焦急地等待韩国方面的消息,心里十分不安。不久,主管外交的官员带兵来见韩非。

    韩非怒喝:“来者何意?”

    为首的官员回答:“大王诏令,韩非背秦而通韩,迁于云阳!”

    韩非本就做好了必死之心而入秦,只是使命未成,心里深恨!无奈之下,韩非只得前往离都城咸阳60公里的云阳!

    秦国大臣得知韩非迁往云阳,心里暗暗作喜。

    不久,姚贾和李斯至云阳看视韩非。

    韩非居云阳,秦国派人监视着。李斯早就劝过韩非,切莫急于表明立场,奈何不听。

    韩非抬头,见来人是姚贾,不免有些怒气:“先生是来看韩非笑话的吗?”

    姚贾冷笑:“贾虽是监门之子,赵之逐臣,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

    韩非苦笑:“今非身入囹圄,先生愿望已成!”

    “贾不为私怨,只为秦国!想必公子急于知道韩国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