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 出发,石碑湖

    “少在这损我了,”瓦里安没好气地说道,“这个水元素精灵怎么解释,凭空变出来一个活人就是傻子都知道是从这个木箱子里出来的。”

    “我是库尔提拉斯贵族家的小姐,”水元素精灵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是库尔提拉斯城邦塔利亚伯爵的小女儿爱丽丝·塔利亚,在库尔提拉斯被坏人抓住,然后给我封印在这里了。”

    “合理倒是合理,可万一有人有疑问,到库尔提拉斯打探消息怎么办?”瓦里安问道。

    “那不就更证明了我的真实性咯,”水元素精灵诡异地笑了笑,“我这具身体本来就是爱丽丝的。”

    阿尔萨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瓦里安,这可是一言不合就要挖你眼睛的姑娘,你可要担心你的暴风城呀。”

    “你身边还真就没有正常人,”瓦里安摇了摇头,“好了,明天问起来就这么说吧,我先回去了,今天休息一晚,明天我们就出发去石碑湖。”

    瓦里安走出门,水元素精灵又变成人畜无害的样子,仿佛刚才那个说话的并不是她本人。

    “你…”阿尔萨斯思索了一下,“这样吧,以后就叫你爱丽丝吧,毕竟你看上去也是人类的样子,叫你小水也挺奇怪。”

    “不但是人类的样子,还有着人类的身体哟~~~”爱丽丝眨眨眼,别有意味地说道,“爱丽丝的年纪只有十六岁,可正是青春焕发的年纪呢。”

    “……”阿尔萨斯坐在椅子上扶额道,“安东尼达斯到底教了你们些什么东西,我印象里大法师一直都很正经的啊,怎么教出你们两个奇怪的元素精灵。”

    “我们可是艾泽拉斯的元素精灵,”爱丽丝伸出双手,示意阿尔萨斯抱着她,在被阿尔萨斯拒绝后撇了撇嘴,“达拉然的图书馆又那么大,我们想学的东西都能轻而易举学到。”

    “行吧行吧,”看到爱丽丝倔强地对着他伸出双臂,阿尔萨斯无奈地伸出双手,将爱丽丝抱在怀里,一股淡淡的清香传进他的鼻子,他忍不住低下头嗅了嗅,却无意间看到一些别的东西,“咳咳,你确定只有十六岁吗,这发育可不像啊。”

    “你们聊,我先出去了,”泰隆实在忍不住了,他站起来,抽出匕首向门外走去。

    “回来!”阿尔萨斯及时喊道,无视了爱丽丝幽怨的表情,“言归正传,暂时我还不需要水元素魔法,所以爱丽丝就伪装成暴风城的水元素法师吧,明天在石碑湖,瓦里安会将我们和凯尔特他们编为一队,没必要的话不用暴露太多,相信瓦里安也不会让我们太难做。”

    “既然这样,他还叫你跟上去干嘛?”希尔瓦娜斯问道,“有暴风城城卫队,有贵族的扈从,瓦里安本人也有着不亚于拥有霜之哀伤时你的力量,还带上你们这些三四阶的雇佣兵干嘛?”

    “瓦里安明天会带的,都是他要铲除的贵族,”阿尔萨斯神秘地笑了笑,“无论是暴风城城卫队还是他自己,都不会出太多力,他想要通过这次战斗

    来损耗贵族们的军事力量。”

    “殿下您真厉害,”爱丽丝扬起小脸,眼睛里都是小星星,“瓦里安国王陛下可没跟您说过明天的备战,您就可以猜到这么多。”

    “不过还是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阿尔萨斯摇了摇头,“首先是这些贵族,怎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上去当炮灰,其次是关于凯尔特等人,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毫无作用,最后在于,如果贵族扈从全军覆没,他真的有把握凭借我们这些人的力量剿灭娜迦?”

    “对付贵族,抓住两点就够了,”爱丽丝微笑着说道,“用利益诱惑他们,用秘密威胁他们,至于瓦里安国王的力量,我能感受到,他虽然只是八阶战士,但已经隐隐摸到九阶的边缘,有可能在这次战斗中就可以进阶。”

    “瓦里安已经这么强了吗?”阿尔萨斯震惊道,“我只知道他比我厉害,没想到强了这么多。”

    “萨拉迈恩是不亚于霜之哀伤的传说,这把双子剑曾经斩下过巨龙的头颅,”爱丽丝说道,“也只有像瓦里安国王一样经历过黑龙魔法一分为二的人类才有机会完全掌控这把神剑。”

    “你这么了解这些事情吗?”阿尔萨斯愣了一下,“我以为你和小火一样,都是什么都不懂的。”

    “我可是水元素精灵啊,”爱丽丝笑了起来,“只要有水流的地方,我就可以收集到我想要的信息,在艾泽拉斯大陆,除了无尽之海,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

    “那你对我了解多少呢?”阿尔萨斯好奇道,“你了解诺森德吗?”

    “殿下从第一次来达拉然之后的所有事情我都清楚,”爱丽丝眨了眨眼睛,“包括万鬼节的夜晚哦。”

    “嗯?”希尔瓦娜斯和泰隆都看向阿尔萨斯,一副吃瓜群众的表情。

    “这个不重要,”阿尔萨斯面无感情地说道,“说说诺森德,你知道多少?”

    “诺森德啊,”爱丽丝揉了揉头发,“传说中所有的巨龙在临死前,都会拼尽全力飞往诺森德的龙骨荒野,这是泰坦为他们选择好的墓地,因此,尽管将灵魂送入了翡翠梦境,巨龙的尸体却成为诺森德天然的屏障。”

    “所以说你并不知道我在诺森德发生的事情?”阿尔萨斯说道,“那你应该知道,我在洛丹伦杀了多少人,又让多少人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