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目送

    这一忙,就是七天七夜。

    七天过后,面带疲色的韩一平走出了小工房。紧接着,眼睛都有些打架的韩永荣从小工房里走了出来,却是一脸亢奋,而他的手里,捧着一个弓匣,匣子里盛着一把制作完成的弓。

    古铜色的弓身好似一轮弯月,简单古朴却又不失气势。银色弓弦紧绷在弓身上,既优雅又庄严。

    制弓术,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材美,工巧,为之时”,《考工记》称之为“叁均”。之所以如此强调,一方面是为了顺应自然界荣衰丰杀的规律,不破坏自然物生长的环境,以保永续利用,所调“斧斤以时人山林”,具其体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物的季节特点,以使物尽其美,制弓术所强调的“为之时”即其反映。

    凭借着对《考工记》的认识,韩六狗认出这是一把复合弓,所谓复合弓,用前世的术语来说,是一种“片簧”结构,其弹力远胜于单一材料、单一结构的弓。

    韩六狗前世曾有新闻报导在东周楚墓中,曾经发现一些复合弓的实物,所用的材料及其结构与《考工记》所述非常符合。如长沙出土的一件战国弓,弓臂用四层竹片叠成,竹股外粘傅胶质薄片(当为角和筋),再丝线紧密缠绕,然后涂漆,弓臂两端装角质的弭,弓弦是丝质的。如加复原,弓高约80厘米。

    复合弓代表了韩六狗前世古代制弓术的高峰。前世世界对复合弓技术的详细记载,便首见于《考工记》。在以后的二千多年中,不仅中国制弓术,即或是整个亚洲的复合制造技术,与《考工记》中的内容相比较,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韩六狗有些眼热的看着韩永荣手里的弓,这可是活生生的古代复合弓呀!他以前顶多只能在博物馆里见着,还只能看不能摸,如今就这么摆在他眼前,让他不由得有些眼馋。

    这时,韩永繁伸手将弓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端详了一会儿后,看见了弟弟们渴望的眼神。这些弟弟们之中他最喜欢韩六狗,便把弓放在桌子上让他看。韩六狗越看越喜欢,最后爱不释手,一时舍不得放开了。

    “好了,永繁,把弓收起来吧!这把弓还没经过藏置,如果不是家里需要弓,你又要等上一年左右才打仗,我也不会把它给你。现在就把它放了匣子里,等到你正式去剿匪的时候,这把弓差不多就盘好了。”

    韩一平在韩永繁将弓放回弓匣之后,又将弓匣移至一旁的桌子上,对韩永繁道:永繁,在把这把弓交给你之前,我要嘱咐你几件事。

    “老汉你说,我一定听着。”

    韩永繁端正态度,毕恭毕敬的等着父亲的话。

    “第一,当兵打仗其实和读书差不多,如果说在军队里的生活是一本书,那些只会随手翻几下的蠢人肯定死的快,只有认真拜读的聪明人才能活下来,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所以,老汉希望你和你的战友们打好交道,多和那些活得久的老兵油子混,他们虽然说混了点,但是他们能活得那么久,肯定都有一套自己的保命法子。爹不奢望你能建功立业,只希望你能好好的活着。永繁,你能答应吗?”

    韩永繁迟疑了一下,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因为彩礼钱不够而错失了自己初恋的男人,她骨子里是渴望建功立业的。不过,父亲的嘱咐以及他贪生的性格还是压过了他内心的欲望,他郑重的点了头,对韩一平道:老汉,我记住了,那第二呢?

    有第一就会有第二,他老汉说话从来都是一板一眼的,他已经习惯了。

    “第二,要相信自己的意志,不要把胜败寄托在一把弓上,这是极度愚蠢的行为。也不要把生命与把柄交给别人,一旦你这么做了,你会进入一个极度危险的境地。你要明白一点,自己才是一只箭,若想它坚韧,若想它锋利,若想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能磨砺它,拯救它的从来都只能是你自己。”

    “我答应。”

    这是在战场上保命的真理,韩永繁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第三,当兵要一不怕苦,军队里的训练很辛苦;当兵要二不怕死,剿匪总要流血牺牲;但是,任何时候,保命第一。可到了该拼命的时候,你还是得拼。因为你不拼命,就会被那些拼命的人杀死。就会被你的上司唾弃,所以你要学会该怕死的时候怕死,该拼命的时候拼命。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所以你该出头的时候要出头,不该出头的时候别冒头,让自己有价值,不能一味的逃避,当个逃兵。”

    “我答应。”

    韩永繁大声应道,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自己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那好。”

    韩一平慎重的从桌子上托起弓匣,对长子道:从今以后,这把弓就是你的了,你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多杀几个匪寇,立大功,成大业,能做到吗?

    “能。”

    韩永繁大声应道。

    ……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去县里应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