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暗示

    春日天晓时分,光亦是透亮的,洒在室内,只教人觉得日头不早了。

    柔摇揣了心思在肚里,夜间蒙蒙昧昧的睡了个把时辰,如今到了平日常醒的时分,便难得有些困顿,她自床上翻了个身,细声叫春月过来,卸下了平日里总挂起来的厚幔。

    谁知睡了不过半个时辰,就有人掀了帘子,把她从床上哄了下来。

    迷迷糊糊的教人喂了半碗蜜水,又被春月轻柔擦洗了面颊,柔摇半闭着眼睛缩在镜子前,身后给她梳头的素荷一句话也不说,透过镜子可以看出她脸上的紧张。

    柔摇任由她摆弄自己,过了半晌才嗤笑道,“行了,不就是进宫一趟,又不是你去,至于吓得和鹌鹑似的,连头都不敢梳了?”

    素荷气性素来并不小,只是不常发作,如今见了她这浑不在意的样子,到底忍不住憋着气道,“是,奴婢不去,可是小姐头上的发髻是要跟着去的,奴婢岂能不用心,小姐还笑话我。”

    其实她头上的灵蛇髻已然梳了八成了,不然哪怕她再怎么编排素荷,素荷也是不敢分神的。

    春月手里熏着衣服,身侧放了条雪青色披帛,不忘回头跟着笑,“素荷,姑娘还能不知晓你的手艺是跟宫里嬷嬷学的,她这么说就是在逗你玩呢。”

    素荷仔细的为柔摇头上簪着珠穗,而柔摇脑子里还有些迷糊,不知道这次阿娘进宫为何要带上她。

    直到她上了马车,靠在阿娘的肩头睡了一觉,于电光火石之间突然想起,上辈子萧瑜同太后极为亲近,难道这次不是太后想见阿娘,会不会与萧瑜有关?

    “阿娘,你方才说谁叫我进宫?”柔摇微微蹙眉问江夫人。

    江夫人睁开眼,看着她嗔道,“你这孩子从不好好听话,是皇后娘娘说想见见你,她侄女正在宫里住着,叫你过去说会子话。”

    不是太后?柔摇稍稍松了口气,还以为又要见萧瑜了。

    下了马车,柔摇被春月搀扶着进了第二道宫门,身边还跟着个张妈妈。

    这皇宫于柔摇而言算不得熟悉,却也并不陌生,她尚是孩童时便随阿娘进宫觐见,那时今上还未登基,听阿娘说,她还曾被先帝抱于膝上哄过。

    朱墙黛瓦之下,站了个深衣的老太监,特意等在她们的必经之路上。

    那老太监看见江夫人,忙弯下身子拱手一笑,谄笑道,“奴才请县主安好,县主万福金安。”

    江夫人朝他宽和一笑,颔首道,“覃公公客气了,有劳你挂记,不知太后娘娘可得闲?”

    覃大公忙点着头,笑出一脸的褶子,“太后娘娘正在懿宁宫候着二位呢。”

    不停有太监和宫女出入懿宁宫,却都无声无息的,连脚步声都听不见,衣料之间的摩梭声都十分细微。

    在如此森严肃穆而分外规矩浓厚的地方,柔摇不由自主便绷紧了身子,行走之间莲步微挪,裙角如含苞的花朵荡起精致的弧度,看得殿门处女官心中一声赞叹,不愧是澄阳县主身边养大的孩子,规矩气度无一不好,甚至容色还要更胜郡主几分。

    殿门缓缓开启,两侧女官躬身退到一旁,殿内已有许多女使,她们皆齐齐退到两侧,手里或拿着玉器、香料,或抱着皮毛、珠翠。

    这些物件均精致极了,虽说样式从未见过,可那手艺做工一瞧便是京城第一坊的,宫里的贵人从来只用宫造,为何太后娘娘此处却出现了民间的物件。

    柔摇按下心中疑惑,跟着阿娘往里走,耳边越发清晰地捕捉到一阵女子低哑的笑声。

    “你有这份心意便已是难得,何必要请罪?”隔着厚重宽敞的十扇屏风,也能清晰听出太后话中的欣悦之意。

    “太后娘娘,澄阳县主及江家姑娘都到了。”覃大公自己越过了屏风,他柔润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哦,澄阳来了?快叫她过来,哀家已许久没见这孩子了。”

    覃大公又绕了过来,示意江夫人和柔摇往前去。

    迈过屏风,眼前豁然开朗。

    柔摇没抬头看,只规矩行了礼,任人怎么看也挑不出一丝的错来。

    前方不远处传来太后飘渺失真的声音,“澄阳,你后边那是谁家的姑娘,竟比你更好看几分?”

    柔摇听到阿娘笑着谦逊回道,“皇姑母万安,这是阿阳我的女儿柔摇,小名唤作摇儿。”

    复又回头看向柔摇,“摇儿,快上来给你皇祖姑母请安。”

    柔摇款款前行,俯身拜了大礼,口称千岁,祝祷。

    “好好好,好姑娘,快上前来,叫祖母好好看看你。”太后娘娘听起来是高兴极了。

    于是她乖顺的上前两步,抬头看向座上,只见那点金的黑檀木雕花重椅上,靠着个年纪稍大的女子,由于保养得宜,她脸上皱纹并不多,只是鬓间有些许银发掺杂。

    而站在她身边侍候的人,正是三皇子萧瑜。

    柔摇很快垂下了眼睫,却并未低下头,而是任由太后仔仔细细的打量端详着她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