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章 张班头原来是个假货

    李璟听到那坑儿子的父亲果然有个当官朋友,不由精神一震,心想借蒋石的势来对付二狗子这种地痞,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人家蒋石也算正式的政府官员,而二狗子这个牌长充其量也就是居委会大妈的角色。

    心念至此,李璟安慰李刘氏两句,又让三姐儿在家里照顾李刘氏,他便拉着李珷去衙门找蒋石。

    三姐儿送两个哥哥出门,走在院子里,她突然对李璟说道:“大哥哥,要不是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说着,眼眶红了起来。

    李璟摸了摸她的脑袋轻声说道:“我是你哥哥,保护你这就是我的使命。放心,以后大哥哥不会在让你受任何人的欺负,即使天王老子也不行。”

    三姐儿本来还强忍着泪水,听李璟如此煽情的话之后,那泪水顿时涌了出来,一边点头一边不住的抹眼泪,话都顾不上说。

    走到门口,李璟嘱咐三姐儿把门关好,然后向朝巷子外面走去。

    平时巷子里的人看到李璟,都会打声招呼,可是经过刚才那件事,大家都将李璟当成疯子,没人敢和他说一句话,就连住在李璟家对面,平时最爱聊天的‘刘计裁缝店’的掌柜刘平看到他都把头低了下去。

    李璟、李珷兄弟走出了巷子,李珷经常在外面跑,对东湖县的地形非常熟悉,二人走出白衣庵街,又穿过著名的墨池书院,又穿过两条街,便来到了城西县衙外。

    李璟看到古代的衙门,给他的第一感觉好像是来到了一处旅游景点,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以前宜昌叫夷陵州、属荆州府管辖,十三年才升夷陵州为宜昌府,置东湖为府县,下辖长阳、兴山、巴东、长乐四县,及归州、鹤峰二州。东湖县衙也就是原夷陵州衙,县衙和府衙在同一条街上,相隔不远。

    衙门东侧置有一面大鼓,俗称‘喊冤大鼓’,只要敲响这面大鼓,知县就会立即传唤击鼓人上堂审案。

    不过,这面大鼓不是说你有案子就可以敲两下玩玩的,只有在发生杀人放火等重大案情的时候才可以去敲,否则打扰了县老爷调戏小妾,轻则打两板子,重则坐牢罚银。

    小案子一般都会写状子,递到衙门刑房,经县老爷验看盖印之后,刑房会派班快也就是捕快去查案。班快相当于现代的民警和刑警结合体,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一把抓。

    另外有皂快就是升堂站班打板子的人,相当于法院里的法警;还有负责征粮纳税的壮快,相当于税务局即户房的兄弟单位。

    班快、皂快、壮快,在衙门里各有自己的班房,分别称为快班房、皂班房和壮班房,统称三班衙役。

    班快查案结束后,交由刑房查验,再由知县审核。若是大案命案,还要往府里省里和京城刑部上报复审和终审。

    李璟看着那面大鼓,想到一句老话,‘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你莫进来’。来的时候,他将家里仅有的五百文钱也带在了身上。

    “大哥,我们到底进不进去。”

    李珷见李璟站在衙门口发呆,以为他见到衙门心里发虚,言辞上便有些轻慢,竟然把早上李璟大发神威的事给忘了。

    李璟定了定神,冲李珷说了声‘走’,便大步朝衙门口走去。

    衙门口站着两名皂快,手里各持着一根烧火棍,见李璟二人过来,顿时都来了精神。一名皂快冲李璟二人不阴不阳的说道:“来递状子的?先交二十文跑腿钱。”

    李璟吃了一惊,心里暗骂这衙门还真他妈黑呀,还没有进门就开始要钱了。他笑了笑,“二位差爷误会了,在下不是来告状的,是来找人的。”

    那说话的皂快听说李璟是来找人的,不由细细打量起这个小青年来,见他一副穷酸装扮,料想他找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大人物,便又拿捏着怪腔调说道:“找人还要再加二十文寻人钱、二十文口水钱。一共六十文,”

    尼玛,古时候的人捞外快果然有一套,不服不行。

    李璟心里非常的不爽,但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将一家人好几天的饭钱给了那皂快。

    皂快将铜钱数了数,然后分出三十文给他的同伴,便问李璟要找谁?

    李璟将蒋石的名字说了,又说自己是他故人之子,正准备说出蒋石是哪个部门,那皂快却笑着抢过了他的话,“原来是是兵房的蒋攒典,你在这里等会,我帮你去叫他。”

    说着,便朝衙门内跑了进去。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那名皂快带着一名略显发福的中年男子有说有笑的走到衙门口。

    李璟知道这中年男子肯定就是蒋石了,忙抱拳作揖道:“晚辈李璟,给蒋世伯请安!”

    李珷也忙有样学样的抱拳作揖,吞吞吐吐说了两句客套话。

    那中年男子冲着李璟二人笑着点了点头,又望了望了天色,“快中午了,走,咱们找一家酒楼边吃边聊。”

    李璟闻听此言,险些栽倒在地,他身上只有四百多文钱,也不知道古代酒店吃饭是什么价,不由有些犹豫起来。